魷魚中的甲醛一般而言有兩種來源,第一是為保鮮、防腐,人工添加甲醛,含量會在1000毫克/千克左右;第二是內(nèi)源性甲醛,系本身產(chǎn)生的,含量一般不過百。
甲醛常溫下是無色氣體,有特殊刺激性氣味,國家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,屬“不得檢出”的非食品添加劑。35%~40%的甲醛水溶液通常被稱為“福爾馬林”,用作消毒劑和防腐劑。
舟山出口水產(chǎn)協(xié)會副秘書長史憲孟表示,的確會有個別不法商販在加工水發(fā)魷魚絲時添加甲醛,為的就是防腐。
去年1月曾報道,在山東濱州,孫某、張某因非法使用甲醛泡發(fā)魷魚,被當?shù)胤ㄔ号幸陨a(chǎn)、銷售有毒、有害食品罪,各獲刑六到八個月,并處罰金。
“甲醛作為醫(yī)學(xué)上固定蛋白用的物質(zhì),要達到保鮮、防腐的效果,含量得在1000毫克/千克,至少也是幾百毫克。”黃海研究所的翟主任稱,魷魚絲如果遭到人工添加甲醛,一個最主要的特點是量比較大。
下一條:秘魯魷魚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